十八羅漢八卦碗為何打破,為何又重新製作?
• 明太祖有一日在內殿吃燒餅,才剛剛咬下一口, 太監報護國軍師劉伯溫晉見。 明太祖就用手中十八羅漢八卦碗(乞丐皇帝碗)蓋著盤中之物問道:「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 元璋突然想起:「自元朝順帝十九年,劉 伯溫助我一臂之力以來,暑 大小戰役無數,軍師用兵如神,以寡擊眾,好比諸葛孔明再世。朕倒要好好測試一番。」 • 等劉伯溫坐定,朱元璋就問說:「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 何物。」劉伯溫於是就掐指輪算,回答說:「一朝金龍座殿中、17羅漢伴朝綱、青花八卦碗中內物何乾坤、半似日兮半似 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之見這碗中乃燒餅是也。」 • ...
中國歷來瓷器生產的性質都可分為官方和民間。宋以前,它們的區分並不嚴格,官用瓷器通常由民窯進貢。隨著汝窯、官窯等一批官方窯場的建立,宋朝宮廷開始對官窯生產進行控制,所生產的產品也全部為宮廷所使用。宋代以帝室為核心的上層知識份子,在藝術上有極高的修養,他們對待「供御」瓷器會提出藝術上的要求。我們現在看到的宋代汝窯、官窯等官方窯場生產的瓷器,在造型上典雅雋永,俊秀而不失大器,釉色更是追求溫潤含蓄的玉質感。這種審美情趣在很長的時間內也影響著眾多的民間窯場,所以儘管以磁州窯等民間窯場在生產數量上要遠遠大於官窯,而且出現了純樸自然的彩繪,為明清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宋代瓷器的主流仍是以單色釉為主流產品,只有在宋末官窯瓷業生產衰落之際,民窯彩繪瓷才得到了發展的契機。
〈青花山水圖象腿瓶〉。 (上海博物館)
從14世紀下半葉開始,景德鎮已確立了瓷都的地位。從明代洪武御器廠建立以後,以宮廷直接控制的御器廠始終是整個景德鎮瓷業生產的中心。官窯主要生產的瓷器品種是青花瓷、顏色釉瓷和彩瓷。民營窯業只是處於附庸的地位,品種主要是青花瓷。當時景德鎮最好的工匠、最好的原料都為官窯所控制,因而必然使民窯的產品處於劣勢。
官窯與民窯的相互關係也非一成不變,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會出現轉化。社會政治經濟穩定,則官窯興盛民窯衰落,一旦社會出現動盪,官府對官窯的控制力下降,官窯優秀工匠向民窯流動,民窯也能得到優質的原材料,一些受官府限制的裝飾圖案和釉色也會在民窯產品中出現;更重要的是,一些原為官窯所掌握的瓷器製作和燒造工藝會隨著官窯工匠的流動而被民窯普遍利用,那種清新自然、無拘無束的藝術創新思潮不再受到以文人士大夫為代表的統治階層的約束,民窯越來越呈現出勃勃的生機。
17世紀初年,明廷政治腐敗,內憂外患不斷,官窯的燒造也愈加衰竭。萬曆35年6月,工部右侍郎劉元震上疏請罷新昌等縣土青,反映出當時「賦役煩重,災祲頻仍」,官窯已經到了精疲力竭的境地。官窯衰弱,民窯瓷器的生產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新局面,逐漸替代官窯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雖然民窯也面臨戰亂,但國內日用瓷的實際需要使得民窯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國外對中國陶瓷的大量需求,大大刺激了民窯的發展。當時,荷蘭商船大量販運中國瓷器到歐洲,僅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記載,1602~1682年的80年中,通過該公司販運的中國瓷器達1,600萬件以上。如果說明末清初的戰亂和社會動盪不安,是造成17世紀景德鎮瓷器官窯衰落民窯興盛的內因,那麼,國際市場的龐大外需則是促使其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同時,時局動盪使得中央政府對海禁控制下降,也是促進海外貿易激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現在學術界普遍傾向於把明萬曆35年視為17世紀瓷器研究的起點,清康熙19年臧應選等欽差大臣進駐景德鎮御器廠則為其終點,這是景德鎮瓷器明代風格向清代風格轉變的重要時期。在將近100年的時間內,瓷器生產表現出兩種情況,一是衰落的官窯還維持極少量傳統產品的生產;二是民窯大量生產外銷瓷,一部分按照日本所要求的器形和圖案生產適應日本市場的青花瓷和五彩器,另一部分是大量銷往歐洲市場的青花瓷和少量的五彩瓷、白瓷和藍釉瓷等等。
十八羅漢,花羅漢,羅漢床 , 降龍羅漢,羅漢意思,羅漢魚圖片與價格,花羅漢活體買賣,羅漢轉世,阿修羅,18羅漢,睡夢羅漢拳,十八羅漢山
優質購物網站
- Jan 09 Mon 2017 13:12
《羅漢》十八羅漢八卦碗為何打破,為何又重新製作?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