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早晚課誦恆課呢?什麼叫做相應呢?
諸位大德您好: 我想要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就是該如何選擇自己相應的早晚課誦呢? 要如何選擇? 什麼叫做"相應"呢?可以具體的說明嗎? (剛開始我先聲明,以下用詞用字不當,或者觀念不正確,請多多指教,絕對沒有要誤導大眾的意思,純粹發問問題,盼望有德之士,可以分享與指到,感謝您阿彌陀佛!) 剛開始學佛的時候以觀音法門為主,大約十年前至今,都有在唸誦普門品聖號大悲咒, 我最近這兩年學佛接觸到淨土法門的經典,也參加念佛共修,想要往生西方極樂為主, 但是,外境的種種障礙產生,末學我的業障深重福薄,深感到懺悔,去七八月開始唸誦一年為主藥師經典與藥師佛號 藥師灌頂真言。 又很喜歡準提佛...
一、定課的問題
修持佛法,想要相應,第一個最基礎的,就是信心。如果沒有信心,怎麼修也不可能相應。而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信心。
比如你修觀音法門,唸誦《普門品》、《大悲咒》及觀音聖號,卻認為觀世音菩薩沒有能力幫你淨除障礙,難道你誦《普門品》時沒有誦到觀世音菩薩的除障的功德嗎?外在的障礙,如各種天災人禍、毒蟲猛獸、夜叉惡鬼等等災難,稱唸觀音聖號都能即得解脫;內在的障礙,不外是貪瞋癡三毒煩惱,稱唸觀音聖號即得離貪、離瞋、離癡。試問還有什麼障礙是觀世音菩薩沒辦法淨除的?準提法主要是令世間法所求如意,而《普門品》說稱唸觀音聖號,則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乃至「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既然福德具足,有什麼所求不能滿願?又,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尊,是西方三聖之一,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未來將繼阿彌陀佛之後於極樂世界成佛,則稱唸觀世音菩薩聖號,難道不能往生淨土嗎?《觀世音菩薩靈感錄》中,有很多都是唸觀音聖號而往生淨土的。
你會認為觀世音菩薩不能淨除業障、不能往生淨土、不能圓滿願求,就是你對觀世音菩薩沒有信心。則你誦再多的《普門品》、《大悲咒》或菩薩聖號,也只不過是結個緣而已,沒有什麼真正的效用。因為你認為他不能,所以他就真的沒辦法為你除災障、滿願求、接引往生。不是他沒有這個能力,而是你不接受他的能力。
同樣的道理,用於其他任何一尊佛菩薩都一樣。如果你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就會知道唸誦阿彌陀佛聖號不僅可往生,也能消災障、開智慧、滿願求。如果沒有信心,就沒有任何功德力用。藥師佛及準提法也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選定修什麼法做為定課,這不是別人能替你決定的,必須你自己決定。看你自己對哪一尊佛菩薩的信心最深,就修哪一尊佛菩薩的法門。別人沒辦法知道你的心念,所以也無法替你決定。
二、什麼是「相應」?
所謂相應,是你與佛菩薩的悲、智、願、行都一致。學佛是為了什麼?就是要學佛菩薩的悲智願行、自覺覺他。如果你的心對眾生愈來愈慈悲,就是和佛菩薩的悲心相應。如果你的心愈來愈清楚,就是和佛菩薩的智慧相應。如果你能真誠地發起和佛菩薩一樣的大願,就是和佛菩薩的願力相應。如果你能實修六度萬行去利益眾生,就是和佛菩薩的行相應。以上是修行途中的相應,也是初步的相應。而真正的相應,是在你究竟成佛時,才能稱得上與諸佛菩薩的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相應。
一般人常把修持佛法過程中的一些靈應現象認為是「相應」,是誤解了「相應」的意義。那些現象只能稱為靈應或感應,而不是相應。靈應或感應,只不過是修持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和成佛了不相干。感應有四種: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有靈應現象,是顯應;沒有靈應現象,有時候是冥應,而不是沒有感應。
當你有靈應時,如果你是因此而增加對佛法的信心,並了知靈應只是一種現象,和成佛無關,而不執著,則這靈應對你而言就是一種助力。但如果你因為有了靈應,而心生喜樂並執著於此,則於佛法便不會再有進益,甚至可能有外魔趁你這一念執著之心而幻化各種異象來迷惑你的危險。所以在修途中,千萬不要對靈應異象心生執著,更不要把它和「相應」混淆。
西方三聖佛像,西方三聖圖片,西方三聖畫像,西方三聖桌布,三寶佛,華嚴三聖,大勢至菩薩,娑婆三聖,西方三聖畫像結緣,西方三聖接引圖,西方三聖佛,西方三聖圖庫
優質購物網站
- Feb 04 Sat 2017 19:30
《西方三聖》如何選擇早晚課誦恆課呢?什麼叫做相應呢?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