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沒有像法,以及末法時期呢?

極樂世界正法時期滅盡之後,於當夜過中夜分,明相現前時,觀世音菩薩在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其佛國土,自然而然七種寶物,以種種巧妙排列和合而成。其國土世界莊嚴美妙的情景,即使諸佛世尊,經過如恆河沙數的時劫,也沒有辦法說得窮盡。其國土之中沒有聲聞緣覺這種名號,純粹都是發菩提心的大菩薩,充滿了整個國土,這個國土世界名稱為『眾寶普集莊嚴世界』。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隨著他住世的年歲,得大勢菩薩皆親近供養不相遠離,乃至於到入涅槃時。入涅槃後,得大勢菩薩仍然奉持正法,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的正法滅盡。正法滅盡之後,得大勢菩薩即在此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就如同普光功...

阿隬陀佛涅槃後,觀世音菩薩即刻成佛。觀世音菩薩涅槃後,大勢至菩立刻成佛。這是從相上分別的。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表無量壽無量佛。這是表時間無限與福智無盡。福智無盡就是智慧、慈悲合體,所以觀音表慈悲加大勢至表智慧成阿彌陀佛,這就是西方三聖。然而無量智慧與無盡的慈悲為人人所具足的.因此在修行就是要把我們內心具有的智慧慈悲顯現出來。如此當下就是極樂世界。由此可知極樂世界是我們內在世界,不是外在的世界,所以六祖慧能說「直心即彌陀」。只要依正法修行極樂世界永遠存在。這是從體上的認定。

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參學五十三位善知識,當生即成佛。這就告訴我們只要依正法行持不退轉,當下就是極樂世界,接引眾生的重責大任就在你身上,因為你以具足大慈大悲、大智慧.你就是阿彌陀佛也是觀世音菩薩。如果不修行有無極樂都與我們無關。
如果依金剛頂經五方佛的認定,東方表大圓鏡智.南方表妙觀察智.西方表平等性智.北方表成守作智,中央表法界性智,這些都表示修行人修行成就內心的境界,不是外面有其他世界。這就是極樂世界。
學佛是要學著覺悟,覺悟是什麼,如果只在文字打轉,那就無法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是翻迷成悟當下到的,當下是三輪體空的。如何三輪體空呢?那必須要有正確的行法,譬如「念佛」要能夠清清楚楚的念,並且清清楚楚的聽念佛的聲塵,同時自己的覺受要能清清楚楚。這個時候「聲音進入耳根」會在「念與聽」之間照見得清清楚楚,這個就是智慧觀。此時悲念眾生心能在念心上,就是慈悲觀.如果能上契佛心,就是清淨觀。如此六根接觸六塵都在念佛中,心自然就在道上,一切起心動念就無不是道場,這個時候一切世間法皆是出世間法。極樂世界就現前。
我們修行的目的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要往生極樂世界。因此要了知娑婆世界進入極樂世界的橋樑。這些都是從我們內心求的。也就是要打破娑婆的生死海,進入到極樂的法界性海。法界性海就是一真法界,我們能夠如此了知,往生極樂世界就必定成就。
我們念佛或讀誦經藏要能深入與深耕,並且一再的深化,因此必需一而再的反複讀誦或精讀,經過日積月累的念或誦,就能轉入專注。專注就能一再深入,深入就會使法身慧命提升,這個是禪定的功夫。能夠定慧成就,才能一心不亂。深入經藏就能轉識成智,往生極樂世界就沒有問題。
華嚴經離世間品經文就明白告訴我們「在佛滅後要護持正法」.護持正法就是要修行,進而把正法弘揚。因此不論是念佛或深入經藏,智慧慈悲就能權巧應用。這才是真正修行。華嚴經是一佛乘的修法,它是佛成佛之時所轉的根本大法。只要我們依此修行,就是護持正法,能夠不退心就是無畏心。
這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所履行的是菩提道,是要於今生成就的。因此普賢菩薩告訴我們要「住真實性無有疑惑」。

西方三聖佛像,西方三聖圖片,西方三聖畫像,西方三聖桌布,三寶佛,華嚴三聖,大勢至菩薩,娑婆三聖,西方三聖畫像結緣,西方三聖接引圖,西方三聖佛,西方三聖圖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zhi7026 的頭像
    buzhi7026

    佛淨土

    buzhi7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